选择语言

简体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Español
为什么要做可靠性试验
( 文章来源:康冠公司   /   发表时间:2023-09-30 19:50:06 )

“信守品质,追求专业;一步一脚印,各环节实施;造零缺点产品,献一百分服务。”这是康冠发展的质量方针。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就提出“零缺陷”思想。他指出,质量改进的最终目标是零缺陷,而零缺陷指引质量持续不断改进。通过质量管控,不断地发现并改进质量问题,让产品趋于完美。

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可靠性试验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提前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并进行优化。因此,为了使产品质量持续改进与提升,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可靠性试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什么是可靠性试验

那么,可靠性试验到底是什么呢?首先,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时间,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而可靠性试验是在产品的各个阶段,为了解、评价、分析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各种试验的总称。

可靠性试验的意义

可靠性试验是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调查、分析和评价的手段。试验结果为故障分析、研究采取的纠正措施、判断产品是否达到指标要求提供依据。可靠性试验的意义分为以下五点:

(1)在研制阶段使产品达到预定的可靠性指标。在研制阶段需要对样品进行可靠性试验,以便找出产品在原材料、结构、工艺、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加以改进。经过反复试验与改进,不断提高产品的各项可靠性指标,达到预定要求。

(2)在产品研制定型时进行可靠性鉴定。新产品研制定型时,要根据产品标准(或产品技术条件)进行鉴定试验,以便全面考核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可靠性指标。

(3)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的质量。为了稳定生产产品,需要对每个产品严格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项目进行可靠性试验。此外还需要逐批或按一定期限进行可靠性抽样试验。通过对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可以了解产品质量的稳定程度。在产品的可靠性试验中发现因原材料质量较差或工艺流程失控等原因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则可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产品质量恢复正常。

(4)对产品进行筛选以提高整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合理的筛选可以将各种原因(如操作人员疏忽、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原材料有缺陷、工艺措施及方法不当、和工作环境不满足要求等)造成的早期失效产品剔除掉,从而提高整批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5)研究产品的失效机理。通过产品的可靠性试验(包括模拟试验和现场使用试验)了解产品在不同环境及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失效模式与失效规律。通过对失效产品分析找出引起其失效的内在原因(即失效机理)以及薄弱环节,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试验的具体内容

首先,可靠性试验的内容,大多是根据ICE 62368、GB 8898等国标行标文件对电子产品的要求来确定。此外,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产品特点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产品结构、功能要求、性能参数不同,所需要验证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可靠性试验的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验证过程中积累数据、经验,并加以完善。

根据试验类型,我们的可靠性试验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环境可靠性试验。

包括高低温存储、负荷、老化、MTBF等试验,来验证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存储、工作,以及经过长时间工作后,产品性能是否能保持预期的功能。其中,MTBF试验是衡量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保持功能的重要指标,MTBF即平均无故障时间,也可以理解为产品的使用寿命。通过在特定的温度、湿度、电压等条件下进行老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样品数量越多,测试时长越短),根据产品可靠性与时间特性的对应关系,通过特定的公式计算得出平均无故障时间。

(2)机械结构可靠性试验。

包括振动、跌落、路跑、壁挂、堆码、底座稳定性等试验,验证产品结构可靠性。若产品包装缓冲不够、或者产品结构强度不足,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的冲击,便有可能出现结构损坏,从而影响产品正常工作。

(3)电气可靠性试验。

包括开关机时序、恒流板电气性能、电解电容寿命、电源瞬断、短暂过压测试试验等。主要是为了确认各项电气参数、部分电子元器件的寿命、产品承受电网波动的能力等指标。电气性能不符合要求,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响应时间、画面显示性能等,使产品实际性能表现与预期表现存在差异。

(4)安规/认证试验。

包括ESD、绝缘耐压、雷击浪涌、EMI、冲击试验等。目的是验证产品在特定的或较为极端的外界冲击下,保持正常的工作的能力。若产品不满足安规要求,甚至可能对使用者的安全造成威胁。

可靠性试验分析产品可靠性,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而产品质量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产品质量足够好,客户的满意度、市场竞争力才能不断提高。让我们做好可靠性试验,为提高产品质量,也为公司的繁荣发展,做出我们的一份贡献!

(供稿/惠南质控部DQE--包银辉)